此去明月山,总归是得偿所愿,先前因了各种缘由游兴为遂,去的前夜竟有些不能寐,小伙伴们的美照让人心起波澜,这样急切地睡了一觉,便是鸟雀在窗口曼舞欢歌的清晨了。收拾行囊出发,我要化身一颗遗落许久的星星,拥抱神往多年的月亮。
未入景区,葱茏的绿意纷然洗亮双眼,待到下车,便是蘸满这绿意与云雾的轻畅空气遁入体内,一路车程的颠簸与逼仄全消,积沉已久的心事、挥之不去的杂念通通抛诸脑后,这便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它的宽广告诉你包容,它的坦荡教你领悟:所逐是否所需,而所向能否快乐?怀着这样的心情,我见到了导游姐姐所指的云姑铜像,身姿婀娜,似山道石阶蜿蜒曲折,弯月顾盼,如栈道云雾风情万种,想来人们盛传这明月山之名由来自宋孝宗的皇后夏云姑也并不全属老百姓们的“草根”情结。
竹林间的小道上,修竹擎天,信步游走,口拙地读小道两侧种下的诗句,皆为与“月”有关的名句,可见古往今来,多少爱恨与此物交织,此时读来,倒全是闲适与悠悠。毛竹在南国的山区算是多见,在小径红妆、芳郊遍绿的春天,新竹疯长,赶着春雨,尽现春光,与成竹不同的是,它们竹面附着绒毛,像乳臭未干的小孩,俏皮地学着大人模样。
从缆车下来,顿觉凉飕飕的山风在鼓荡,所见也由毛竹切换成松叶林,步行来到青云栈道,便是此行最值得期待的景致了。踏在海拔1700米的栈道上,一边是青山倒挂映带的一览无余,一边是峭壁伸出迎客松的惊喜迭迭,前方似是穷途,行至穷途却是愈发奇绝惊艳之景。栈道走了一半,似云仙大怒,云雾无边无际的扑来,大有平步青云之感,虽是漫步云端,却因了这云的浓密而不知所险,无知无畏的大步向前。一路是变幻莫测的云海,还有暗香浮动的峭壁,美不胜收之时,3100米的全程竟已走完。
会过青云栈道这风流不羁的公子哥,便得再去体验一番月亮湖的温婉与柔情,如少女出阁,云雾缭绕作面纱,平湖清澈作不语。因是堰塞湖,枯木立于水中,云雾蔽天的时候,水中枯木的倒影更显真切,如明镜一般,人行走在这如仙境一般的水畔,不敢高声言语,连步伐也轻慢徐缓,忽然来一阵山雨,自诩仙境之人的人们纷纷躲入亭中。雨势不大,一滴一滴在湖面上拱起许多个小水包,不过三秒,便消失无踪,雨幕里的湖面热热闹闹的,原来少女也有嬉闹的时候。山风召来阵雨,雨势一会儿便收了场,山风赶走云雾,雾气转个身又回到湖面上,看来,这月亮湖的“治安”还真是不好维护。
这一季的山下,已是“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古人亦叹“无计留春住”,明月山却施得妙计,春景犹在。且看那山间随性点缀的映山红,粉白如佳人,艳红如妙龄,就连青云栈道的绝壁上,也藏着零星的映山红,再佐以暖黄的小雏菊,冷峻的绝壁也有了俏丽可爱的一面。下山的山道上,有一树不知名的花,花枝延伸到清流一侧,你回身仰望,便见得花与远处的云谷飞瀑叠在一起,心一惊,怕那激越的飞流砸坏这素净的花团,此怜香之情,非大丈夫独有吧?
我想说不虚此行,可人生事事都如此,只是有时我们无法领悟那其中的教化;我想说再走一遭,而河山壮阔,机缘未必许我,给明月山一个重逢的承诺。只觉美有千重,你定然不负每一双爱美的双眼,所幸摄影与文字并行,我得以留住你送我的赏心悦目。
作者:胡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