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散文 | 读书随谈

2019-09-02 15:08  阅读:123 

古老的中国是一个书香四溢的国度,儒雅的中国人应该是手不释卷的国民,但现在的中国人却似乎有些不耐烦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研究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国民阅读书籍数量以色列排名第一,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而中国平均每人一年读书不到1本,这确实让人抬不起头来。

说起读书,自我感觉同样惭愧,许多时候还是逼着自己去读一读。对成年人而言,是要逼一逼的,逼自己选择性的读一些书,并定时完成一篇读书心得或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不愧是培养读书的好方法。

“读书”首先面临的是选书、择书,选择自己所读之书。中外书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一个读者只能从古今中外的大量图书中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精华的书来读。

《老子》有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说的是读书可以分为“为学”与“为道”。“为学”与“为道”是读书的两个阶段,我不知别人怎样认为,我以为“为学”与“为道”可交替进行的。

    教育家朱光潜的《谈读书》像一缕阳光,让我眼前一亮。细细品读,那一行行文字凝神静气,为我构筑起了一方非常实用的读书的门道。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这段话很好地诠释了我们该读什么书的问题。我之前就是想读的书太多,结果什么书都没有读出味道。

    怎样选择书目呢?朱光潜先生认为读书好比探险,不能全靠别人指导,要自己费工夫搜求。我们知道,读书是一件辛苦事。因此,朱先生告诉我们,读书必须要有一个中心去维持兴趣,或是科目,或是问题。读文学作品以作家为中心,读史学作品以时代为中心,这属于以科目为中心;心中先有一个待研究的问题,然后搜求关于这问题的书籍去读,用意在搜集材料和诸家对于这问题的意见,以供自己权衡去取,推求结论,这是以问题为中心。稍加回味,我对上述关于科目和问题的理解是,与自己职业相关的、自己感兴趣的经典书籍应该成为读书者的首选。如果目标一经确定,就要把它做得斩钉截铁。

    继之而来的,当然是如何读书的问题了。我想,要根据各自实际的需要,专精与博览结合。

    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读两遍(快读一遍,慢读一篇)是《谈读书》介绍给我们读书的最基本的方法,姑且算作第一关键词吧。当然,这里的读两遍,是数量的要求,实则已包含着思考的内容了。醒豁大旨,衡量内容,不是思考是什么呢?

    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这是朱先生提供给我们如何读书的第二个关键词。朱先生认为,记笔记不仅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呵呵,朋友,请留意一下“逼”这个词语。对读书者来说,有了“逼”,自己就会从被动者成为主动者,就会从读者成为思考者,并且是“仔细”的思考者。有了思考,我们就能进入更高层次的读书境界了。

    如何读书的第三个关键词是常做文章。朱先生在《如何把“死知识”变“活”》这篇文章中说:“看过一部书,我喜欢就那部书做篇文章;研究一个问题,我喜欢就那问题做篇文章;心里偶然想到一点道理,也就马上把它写出。我发现这是整理知识与整理思想的最好方法。”读书是辛苦的,只有到因读书而做文章,读书才算是真正有了一点苦味。

    在这里,做文章是读书的落脚点。虽然读书并不一定要做文章,但是做文章却让读书升华成了一种极高的境界。这种境界的意味便是:读书让人获取知识与思想。知识要借写作才能明确化,思想要借写作才能谨严化,知识和思想都要借写作才能系统化、有机化。

    当然,为了写作,为了做文章,你又不得不去学更多的习,读更多的书,正如熊培云在《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序言中写道:“我已经将我的生命交付给我的文字”。

    说到这里,为什么读书的问题其实已经浮现了。肚皮装得饱饱的,是一件乐事;心灵装得饱饱的,是一件更大的乐事。人为什么读书呢?朱光潜先生认为,多读书,心灵就会装得饱饱的。这可是更大的乐事啊!

    当然,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只是,如果不读,那又算什么呢?

    朱光潜的《谈读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读书之道”让我摸到了一些较为实用的读书的门道。第二部分、三部分的“读书之趣”“读书之悟”我只好留待稍后慢慢体悟了。

“书读秦汉,意在山水”,读书可以让生活更有内涵,也可以只是为了享受、寄寓山水,大千世界风景各异,可是我这边秀色独好,因为书本可以给我们想要的“世界”。

作者:黄扬海

图:网络

13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