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赐诗的大屋场龙姓 “孝梅里”
南溪乡锦溪村大屋场,是龙姓聚族而居的地方。龙氏起源传说很多,较多的说法是出自黄帝龙行时。据《姓氏录源》及《竹书纪年》所载,黄帝臣有龙行,黄帝居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为河南龙氏。泰和南溪乡大屋场龙氏相信自己出自舜时纳言龙之后。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龙氏,舜臣也,龙也纳言(一种专司出纳帝命的官职)子孙以名为氏。因舜的活动地域在晋南地区,故此支龙氏出自今山西省境。是为山西龙氏。江西泰和大屋场龙姓字辈排行是:升 必 世 学 期 承 一 同 昌 祖……。现在,大屋场最高辈份为“升”字辈。龙升澄老人今年76岁,是村里“族长公”。
传南宋绍兴年间,龙时升从县城西门桂花树下迁此。有溪抱村环流,水清而甘,溪旁苍松翠竹成荫,乃称甘溪、甘竹龙家。“衣冠辉映,书诗之声,相闻于旦暮;田园池沼,弥布于遐迩”。村东边两头是绵延的玉华山脉象两条“龙”,中间有圆形小岭象一颗“珠”,村民呼之为“二龙擒珠”。东南,有三块类似系缆桩的不算大的石头。传说大屋场是是竹排形,有这“三块石”系着缆绳,竹排就不会飘走。村西,有一排40棵柏树,象“三块石”一样,数百年来,拦驻大屋场的风水,保龙氏世代昌盛。
敕封“孝梅里”
南宋中叶,村内孝子龙震翁家遭寇,夫妇两人守柩不离,被焚而死。翌年六月,宅旁枯梅花枝怒放,香溢十里。事闻朝廷,理宗特诏廷臣作记赐诗:
南风六月吐梅花,奇绝西昌孝子家。
一点落英千古月,夜来啼煞候棲鸦。
敕封“孝梅里”。此后,因人口繁衍,文风颇盛,成为县内闻名大村,俗称大屋场。
大屋场祠堂众多,最多是有20多数,现存可数的有11座之多。有总祠、公祠、房祠、私祠。大屋场的总祠堂为“言永堂”。堂前有半月形水塘一口,另有七口小塘相伴,谓之为“七星伴月”。堂名“言永”,溯其源,有人说,龙为中华图腾,姓龙的说话永远有效,谓之“言永”。也有人说:自己出自舜时纳言龙之后,又是从永新迁来的,所以谓之“言永”,各执一词,尚无定论。待考之。公祠为较大房的祠堂,小房的祠堂为房祠,大家庭的祠堂为私祠。年节敬祖,红白喜事,议事办事,祠堂是最热闹的地方。谱载:“言永堂”金碧辉煌,气派非凡。无奈惨遭“文化大革命”破坏,损失殆尽。2010年,村民集资捐资30余万元,后殿、中殿已基本修复,前殿有鹊巢等难度高、费用大的工程,一时还难以开工。龙姓正寻求族人在人力物力上的支援。
大屋场村边有一高大的四合院建筑,石门之上有几个醒目的大字“木天书舍”。据查证,木天书舍由龙姓龙叔昭在明朝期间所建,原名“甘溪书舍”。后由龙殿兜在乾隆年间修建并创办为“木天书舍”。其取名出典“木天署”。木天署,《唐六典》曰:“内阁诸司舍,唯秘书阁最宏壮,穹隆高敞,谓之木天。”后以木天署作为翰林院的别称。书舍名为“木天”,其意全在激励子孙努力学习,“步入翰林”。
书舍前有一砚台形的小池塘,有一条毛笔似的小溪,有一坑常年红色汪汪水的朱钵,村民们说,这砚台、毛笔、朱钵都配齐了,出人才是肯定的。民国年间办“木天学校”,解放后改为“甘竹小学”。其四周为考棚式建筑,每间仅可容30人。据说原意为每时每刻都提醒学生努力学习,将来好进考场。中间有天井,植有桂花、柏树等名贵树木,寓蟾宫折桂、四季长青之意。
这里,曾培养了20多个进士,和一个“解元”。龙登、龙腾兄弟俩,先后中进士,分别被授予“衢州通判”、“南安知府”等官职。数年前,甘竹小学已并入锦溪小学,天木书舍空余下多幅颇见功力的对联:
“木植桂两株待秋时又来攀折,天散花数处非春风无比剪裁”、“读管子书树谷树木树人,遵濂溪训希贤希天希圣”、“木欣欣向荣得春夏气,天皎皎在上争日月光”、“木植两株有茶有桂,天开一画无嗅无声”、“木鸡养到神乎技,天马腾空势不群”、“木惟以绳则正,天不可楷而升”、“学文如撞钟攻木,性情在乐命知天”。
——也许,这就是进士、解元的墨宝杰作。
玉华山下,有一口叫卡口的小(二)水库,顺山势而下,溪水潺潺,灌溉大屋场千亩良田,养育着一方士人。村民们勤耕苦读,代有才人。现任江西财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院长、中国古代文学教授、中国词学研究会秘书长、江西省文艺学会副会长的龙建国教授,从小生活在此。龙教授除了研究中国古代文学,还在词曲学研究方面造诣颇深。主要研究成果有: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唐宋词与传播》、《诸宫调研究》、《中国古代雅文化与俗文化》、《中国古代绝笔诗解读》等学术专著8部;主持并完成省级社科研究课题5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奖6项,其中一等奖两项。
现在,大屋场全村龙姓有近300户,1900人。改革开放以来,村民多有外出,在广东深圳、东莞开厂开店,积累了大量资金。大屋场内,栋栋小洋楼,颇有气派。300户人家,没几家没有盖新房。青山绿水,香樟翠竹,小桥流水,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解放60年来村里没有发生过刑事案和大的治安案件,没有人被法律处罚过。平平安安60年。村民们发挥祖宗的传统,子孝孙贤,其乐融融。(黄从周、郭启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