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和蔼可亲、慈爱善良的母亲与世长逝已廿八周年啦,可母亲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却历历在目,尤其是她那弯曲的背……
母亲的背是我们八姊妹的摇篮和乐园。我们在那里淋过暴雨,晒过太阳,沐过秋露,顶过寒风,领略过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我们在母亲的背上慢慢长大,可母亲的背却在时间的磨砺中变得弯曲。每当想起母亲那弯曲的背,心中就产生无限的愧疚。可母亲从无怨言,总是脸带微笑,她那慈祥的目光中饱含着无限的深情与期待。
母亲虽然目不识丁,但他与其他村妇的传统观念不一样。那时我们农村的女孩子13、14岁,读到四、五年级,父母就把她们从课堂上拉下来,送到田地里去,脸朝泥土背朝天地干活,或带弟妹或做家务活。都说:“女孩是泼出去的水,读了白读。”于是当地的女孩子到了17~18岁时,就被父母找了婆家,挣上几百元养钱,就稀里糊涂走进了夫家,因而在自己还不懂人间真谛时又生育了一代传人。可我那身材矮小体弱的母亲,却为了我们八姊妹的衣食
住行,尤其是让我们能安心读书,田间地头家务母亲一肩挑,(因父亲是乡村干部无法顾家)她起早贪黑干农活,深更半夜做手工,缝补衣服或为儿女做鞋袜,不知多少个夜晚,我们一觉醒来,母亲还在灯下忙着,就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饱偿了人间的苦和累。用她那坚硬的反判精神与世俗偏见抗衡着。
“啊哎,表嫂,你女儿18岁啦,还让她读什么书呀,何不让她帮你干活。”母亲笑而不语,挑着沉重的肥料迎着烈日艰难往前走去。“噢,大妹子,看你的衣服破得不能再补啦,何不把你女儿找个婆家,挣点养钱花?”母亲还是微笑着不做声,背着土箕顶着凛冽的寒风打猪草去了……
有一天母亲因劳累过度晕倒在地里,我吓得大声喊道:妈妈我不读书啦,我要帮你干活。”母亲挣开泪眼,轻轻抚摸着我的头说;“不行,妈妈要的是你们姊妹好好读书,有个出息,不要做光眼瞎。”
终于,母亲用她那弯曲的背顶住了封建思潮,使我们在村民的赞叹声中,走出了那一代又一代的女人悲剧。可母亲却劳累成疾,在烈日下干完活后无声无息地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68岁。留给儿女们的是无限的愧疚和无尽的思念······
作者: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