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圆梦人——泰和县上模乡油洲村党支部书记、“田教授”肖远昕纪实

2019-05-07 16:21  阅读:603 

肖远昕,男,1969年8月出生,泰和县上模乡人,上模乡油洲村党支部书记、泰和县华远黄栀子种植合作社社长、油洲村“田教授”服务队队长。

一次偶然的机会,肖远昕在朋友那接触到了黄栀子这种产业,在经过几次了解后,他发现黄栀子种植是一种不错的致富途径,便带领部分村干部和群众赴福建省考察了黄栀子产业。说干就干,2013年,他牵头流转了村民300亩的荒山,从福建省购买了6万株黄栀子苗,开始种植黄栀子,他把在外地学习到的技术用到黄栀子树的管理当中,经过2年的精心管理,这批苗子茁壮成长。2015年,他便成立了泰和县华远黄栀子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加入到了泰和县“田教授”服务队伍。到2018年底,油洲村的黄栀子种植面积已达1050亩,其中第一批种植的500余亩黄栀子如今年产值稳定在100万元以上。

油洲村为偏远村庄,有丰富的山地资源,他放弃了在江苏南京打拼的成果,毅然回家创业并当选为一名村干部,但他并不想像一般的村干部那样按部就班的“守摊子”,他全面分析本村的发展形势,拓宽思路,致力于荒山开发治理,不辞辛苦,发扬新时代的愚公精神,将沉睡多年的荒山成为金光灿烂的黄栀子生态园,并带动全村群众走向致富之路,村集体经济收入在2018年超过6万元,油洲村党支部先后被县委、乡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他个人也被评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贫困户在黄栀子基地劳作

贫困户在采摘黄栀子

有经济头脑,更有敢闯勇气

长期以来,作为偏远的山区村,油洲村村民的生活水平较低。肖远昕早些年一直在上模乡及附近的乡镇搞粮食运输,生意虽不算红火,但比起种地来说还是强多了,时间久了,也积累了一些资本。2008年,胸怀抱负的他总觉得搞粮食运输这样“小打小闹”还是事业无成,离自己的梦想相距很远,于是当年10月经朋友介绍,他远赴江苏省南京市,在一家大型打火机公司做起了销售,凭着他的聪明才智,第一年做销售的收入就达到了15万元,到了第三年,他便成为了南京这家打火机公司华东地区的业务经理。本来按这条路走下去,肖远昕可以衣食无忧,然而家乡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吹到了他耳边,他回想到之前在朋友那接触过黄栀子这种产业,回乡创业致富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或许能成功呢,说干就干,第二天他就辞掉了经理职务,搭上了回泰和的火车。

游客在黄栀子基地赏花

蓝图虽好,得靠实干

产业发展之所以难,就难在引路人和土地流转,现在引路人有了,就剩下流转土地了。他带领村干部和党员先行流转自家土地,带头签字,甚至连过年的时候都在没日没夜的做村民思想工作,打消群众顾虑。在他的努力和带动下,村里20来户群众拿出了自己的山地,与村里签订了合同,每亩给与村民足够的租金,村民甚至可以按照自己的山地折价入股参与合作社分红。2013年,300亩的山地上就种上了黄栀子苗,基本实现了他规划的预定目标,为产业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之后的几年,在肖远昕的带领下,基地一步一步扩大,加入的群众也越来越多。

“在肖教授的带动下,前几年我用自家的山地种植了20亩黄栀子,2018年收入有5万多块,去年村两委换届后,村民还选举了我为村小组长。”该村十三组组长朱烈红高兴的有点不好意思说。

不忘初心,全村富了才算富

油洲村一直是个穷山村,2015年被列为“十三五规划”省级贫困村,全村有44户贫困户。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肖远昕深感身上的担子很重,进入新时代,如何带领全村贫困户脱贫和老百姓致富是他每天晚上思考的问题。肖远昕毅然加入了泰和县“田教授”服务队,他发现,通过加入“田教授”服务队伍后,暨能学习其他“田教授”的成功经验做法,又可以把学到的知识技术传授给村民,带领村民发展产业,可谓一举两得。产业要发展,还要壮大规模,靠自己单方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更多有志于在农村发展的人才加盟。为便于基地的壮大和事业的发展,肖远昕制定了基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发展规划。产业初具规模后,肖远昕就在村委会搞起了“田教授”培训班,他耐心细致的介绍黄栀子种植经验和效益,拉入向他一样有抱负的村民加入“田教授”服务队伍。现在,黄栀子合作社已有5名“田教授”,在山间地头,经常能看到以肖远昕为首的“田教授”把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亲。近两年,先后有省、市、县新闻媒体来到黄栀子基地,采访“田教授”肖远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事迹。每到金秋十月黄栀子果实成熟的季节,有12名贫困户成了基地的“常客”,肖远昕就会聘请村里的贫困户来基地采摘黄栀子,每人每天的报酬能达100元以上。目前合作社的队伍也发展到超过60人,带动120多名群众一起种植黄栀子,村里搞新农村建设绿化、村民的门前屋后及村道两侧,都有一排排绿油油的黄栀子树向您招展。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次数多了,也便成了路,肖远昕就是走了一条奉献之路,带动了一方群众脱贫致富,油洲村也成功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现在的油洲村,党建飘红、产业透绿、村容整洁、人民幸福。如今的他,头上多了一些白发,他笑着说,“一年白头,村民不愁吃穿我也高兴呀”,这是一种担当,他带领村党员群众大踏步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了油洲村的中国梦。(张绍燕)


24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