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鸡的发源地-中国泰和,乌鸡以其形态被誉为“白凤”。 异曲同工的是,西方人将乌鸡称之为“高贵、迷人的鸟”,在他们眼中,乌鸡已经超越了家禽的范畴,不仅仅是食物,还是后院的宠物、孩童的玩伴。更鲜为人知的是,乌鸡还早于熊猫成为中国国礼,进行过乌鸡外交。乌鸡,英文通常被译成Silkie(丝毛鸡)。在西方人眼中,乌鸡,首先有着蓬松的羽毛,感觉像丝绸和绸缎,其次,还有与其它鸡类不同寻常的品质,如黑色皮肤和骨骼,蓝色耳垂,每只脚有5个脚趾(大多数鸡为4个)。除了独特的身体特征外,乌鸡还以平静、友好的气质而闻名,西方人将其视为最温顺的家禽。
西方乌鸡从何而来,一致公认起源点是古代中国,早在宋元时期,乌鸡就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贸易,走向了世界。在文献中,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书中,就写有一篇《毛茸茸的鸡》(furry chicken);1598年,意大利博物学家Ulisse Aldrovandi,还曾发表过一篇关于鸡的综合性论文,该论文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文中,他谈到“羊毛鸡(乌鸡),披着像黑猫一样的头发”;在现代生物学出现前,荷兰育种者甚至会告诉买家,“乌鸡是鸡和兔子的后代,(较大而活泼的)运动量,让它们具有像哺乳动物一样的皮毛。”
大约在18-19世纪,乌鸡从欧洲和亚洲跨过大洋,来到北美。1874年,美国专为乌鸡制订了禽类标准,乌鸡雄鸡以1公斤为佳(36盎司),雌鸡以907克(32盎司)。而同期英国人、澳大利亚人显然不以为然,认为乌鸡还是小巧的好,乌鸡雄鸡标准体重应为680克(25盎司),雌鸡为570克(20盎司)。美国第27任(任期为1909-1913)总统塔夫脱(William Howard Taft)十分喜爱乌鸡,时任中国驻美公使曾专程将十余只产于江西泰和的乌鸡作为国礼。塔夫脱把它们养在白宫后苑,还每日亲手饲喂谷物,美国的电影公司还专门摄录了新闻片,进行公映。“塔孚脱居处后苑中,畜有泰和鸡十余头。泰和,吾华赣之县名也。鸡种绝名贵,闻亦为某公使所赠。泰和全邑,唯一白色家有之。赭冠绝巨,羽洁白,其细如丝,赤睛绿耳,喙与爪俱为黑色,珠斑谰可爱。是鸡,赣市上有时或可购得,每头约三四金。脱氏每日必以谷粒亲饲之,某电影公司,曾摄之新闻片,公映诸于银幕矣。”-《博物记趣》与中国乌鸡保种提纯的做法不同,美国人还喜好将乌鸡与不同种类的鸡进行杂交,形成各种颜色、各种形态的丝毛鸡,送往家禽大赛评比。2001年,美国卡罗来纳州女摄影师Tamara Staples,用镜头记录了一场美式家禽大赛,各种五花八门的鸡禽、丝毛鸡争奇斗妍,然而最后,还是一只纯种乌鸡(外观接近于泰和原产)以其“天生丽质”夺冠,照片后来集结成册,题为《最美好的家禽:冠军鸡》。该书编辑Ira Glass用诗的语言评论道:“鸡是迷人的鸟,郁郁葱葱的羽毛,闪闪发光的羽毛,完美的大腿…摄影师Tamara Staples,数十幅令人惊叹的肖像捕捉到了这高贵鸟类的古怪个性和无可否认的优雅!”-Tamara Staples:The Fairest Fowl: Portraits of Championship Chickens而当我们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亚洲。日本、柬埔寨,越南、韩国、马来西亚这些受中国饮食文化强烈影响的区域,乌鸡则纯粹成为美食。这些国家的民众,都坚定的认为:早在公元7世纪,传统中医就认为用乌鸡制成的鸡汤是一种治疗食品(药膳),配上枸杞、山药、桔皮和生姜等药材,是妇女滋补的上乘之品。近年来,随着中华饮食文化的兴起,2007年7月17日,美国《纽约时报》就以“黑皮鸡汤”为题,推介起乌鸡食谱。类似于中国人“红酒加雪碧”式创新,该食谱为迎合美国人的口味,除乌鸡头脚丢弃外,在配料桔皮、山药、姜片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史密斯菲尔德火腿调味,打造出独特的“美版乌鸡汤”,倒也让人耳目一新。
然而,把可爱的乌鸡变成食物,目前在西方世界仍不算主流。2018年8月7日,亚马逊网站,上线了一款名为《非凡的鸡》挂历(2019年),其封面就是一只乌鸡,硕大而华丽的凤冠之下,眼神充满着傲骄!挂历精装售价17.07美元、平装售价13.55美元,上线仅十余日,就赢得了312位客户的评论。
看来,乌鸡还将以颜值担当,继续收割着外国人的膝盖。(叶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