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乡镇论坛》刊发 | 泰和县:“小家大爱”扮靓“大家庭”

2024-11-20 17:02 谢瑾  阅读:8000 

“小家大爱”扮靓“大家庭”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我国家庭家教家风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深远,在新时代基层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社会基本单元,孕育公序良俗紧要环节。

无论时代如何更替、世界如何变迁,家庭在个人生活中所承担的心理寄托、精神慰藉依然不可替代。近年来,个别地方出现不管子女、不孝父母、不睦邻里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风貌新气象。良好的家教家风是实现公序良俗的思想根基。提升基层社会文明程度,必须紧扣每个“小家”,大力培育文明新风,有效改善基层社会不良风气。

近期,根据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的“中国好人”张茂琴真实故事改编的《带上公婆去改嫁》正在文明江西移风易俗节目中进行展播,视频详细讲述丈夫因病去世后的张茂琴独自挑起家庭重担,再婚时提出的唯一条件便是带上公婆出嫁,为年迈的公婆和年幼的儿子撑起一片天的感人事迹。深受其故事感染,泰和县禾市镇先后举办两届“禾市好人”推选活动,有三组家庭入选江西省移风易俗“五个100”先进典型,真正诠释了基层社会治理首先要关注家庭,家庭与社会有着同步发展的关系。

家,人生教育起点,传承文化思想首要载体。

《说文解字》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意思是说“教”字的本义就是在上面的施教,在下面的效仿。由此可见,家庭作为个体交往最深入最频繁之地,父母长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重要性。生活中老人受骗、夫妻吵架、子女价值观偏差等小家庭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基层治理效果。家教家风差,难免祸及子孙、贻害社会,成为影响基层稳定的重要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事实证明,家教家风建设好的地方,基层社会治理效果就好,各级组织要以此为抓手广泛挖掘宣传优秀典型,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常态化开展“最美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庭院”等评选,把良好家教家风模范效应向外延伸、发扬光大,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以良好党风政风带动向善向上社风民风。同时,要以优秀成果反哺家风建设,引领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双向互动,让好家风形成益公利民之大善、基层治理之大用。

家,国家价值根基,推进民族赓续重要节点。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绝对不是“面子工程”,对一个人、一个家庭和一个国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现实意义。在泰和县蜀口生态旅游区有一座欧阳氏大祠堂(崇德堂),自南宋起,这里便盛行诗礼传家的风尚。仅欧阳一姓,明清时期就涌现出21位进士,获得“父子进士”“兄弟尚书”“三世宪台”“五经科第”等荣耀。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如今,祠堂已作为群众休闲娱乐、传播政策的新阵地,以全新形式诉说着蜀口深厚的家风底蕴,传递着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的同心合力共识。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如果每一位家庭成员能主动成为良好家庭关系的维系者,以互敬互爱之心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处理好亲属邻里关系,将优秀家风经验认识转化为提升基层治理实践发展理论,必将为基层治理和谐稳定夯实牢固地基,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赓续“星星之火”生生不息燎原磅礴之力。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基础不牢,地动山揺”,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风端正,子女才能健康成长,社会才能健康发展,要充分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以“小家”带“大家”再至“大国”,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新时代基层治理新格局。

2927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