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万名志愿者参与,从100多个国家人肉带货,直接与间接落地战“疫”物资价值超过5000万元……这些天,由浙江温州民间一群“高温青年”自主发起的“驰援温州行动”走红网络。
志愿者们“人肉”带货,用行动支援家乡战“疫”。
一个微信群就是一个作战单元,一个在线协作文档就是一份作战地图,一次语音会议就是一次前线指挥,还有机器人助理协助做好志愿者社群管理,这些“高能”而又“温暖”的青年们线上协同合作,成功点起疫情防控“第一把火”,成为民间力量补充政府治理的创新尝试。
这个民间“战”疫天团是怎么“炼”成的?近日,记者走进这群青年们中间,听听他们的故事。
“大群带小群”,人人各尽其能
这些天,温州青年党员倪考梦每天只睡四个小时,眼睛有些红肿。作为“驰援温州行动”的发起人之一,几乎每分钟他的手机上都会弹出几十条信息,那是各个行动小组微信群发来的实时“战况”。
倪考梦是温州市委政研室的一名工作人员,日常工作是对接各个领域大咖,征求专家意见。今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全国,温州地区尤为严重。很快,倪考梦的朋友圈就躁动了起来,不少海外温商主动询问家乡是否需要帮助。这让倪考梦有些坐不住,1月26日他连夜赶写出“驰援温州行动”网文,号召朋友圈里的青年行动起来,为疫情防控做贡献。
无料书铺创始人张潇也是发起人之一。他今年34岁,毕业于法国马赛高等商学院。早在疫情来临之初,他就在自己的门店门口为市民免费分发口罩,行动发起后,配合疫情防控,他关闭全市门店,并主动把线下2000多平米的城市新阅读场地腾出来,用于捐助物资的存放。
“高温青年社区”微信群里是温州各个青年社团的主要负责人和核心成员,有一百多人。他们纷纷响应,带领自己的社团一起参与到行动中来。很快,一个百人的大群之下,又生长出一个个小群。有人负责线上各类物资、渠道对接,有人负责捐助物资落地分发等工作,线上线下通力合作,助力温州渡过疫情“空窗期”。
志愿者们在线上建立多个群组分工协作。
王科,网名“紫苏”,是温州爱心屋网络公益宣传服务中心理事长。她懂慈善法,擅长组织捐款,是认捐群组主要参与者,负责线上筹集资金;周帅胡琪曼夫妇,拥有二十多年的国际物流贸易从业经验,是物流主要协调者。
马晓林对本地生产酒精和消毒水的企业熟稔于心,作为“酒精与消毒水特工队”群主,负责寻找这类货源……在三百多人的货源组大群中还有6个功能小群,包括防护服特工队、手套特工队、红外体温枪特工队、口罩特工队等。大家分头行动,线上线下寻找货源信息。
“巴西4万个口罩”“洛杉矶医疗物资到温”“巴拿马体温枪”……这些稀奇古怪的群名都是胡琪曼牵头支持的海外捐赠项目。像这样的小群,累计加起来共有107个。此外还有“德国高端防护服”“南非FF2口罩”“美国N95口罩”……这些都是紫苏为主参与的认捐项目。当可信货源找到后,志愿者们就会发起这样的小群,人名前都会标注“认捐者”“志愿者”,方便大家辨认。大家一起采购物资,捐给疫情防控一线。
法国华侨陈正儒(居中)、周帅(居右)和温州市人民医院工作人员一起传递爱心物资。
陈正儒是“法国人肉带货小分队”队长,隶属于物流组。作为一名法国华侨,他常年往返于中法之间。2月7日,志愿者得知法国华人华侨爱心会捐赠了1.5万只口罩急需运送回国,立刻联系陈正儒帮忙带货。一天后,陈正儒就带着成箱物资到达温州机场,物资交到分发组,当天就发到了战“疫”一线工作人员手中。
1月24日,一个女生误把一款韩国生产的KF94口罩当成医用N95口罩购买捐赠,这引起了志愿者的思考。很快,由40多个来自温州医疗系统的专家医生组成的鉴定组成立了。货源组找到物资后,会先送到鉴定组进行鉴定。他们确认物资可用后,再发起认捐。这样不仅提升了效率,还降低了损失。
在线编写“秘籍”,他们“挂图作战”
“求助:乐清市交通局,急需普通一次性口罩,用于公路养护工人防护,希望提供可购买货源渠道……”2月1日,一名名叫张环的网友在货源群里发出公告。不出一分钟,一条货源信息就被反馈上来。
能有这样的手速,得益于货源组全体志愿者编写的一本“秘籍”。原来,每对接成功一笔,志愿者们都会通过在线协作文档详细记录物资存量、厂家地址、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便于他人查询。如今,这本线上“物资指南”已记录厂家信息上万条,涵盖口罩、防护服与隔离衣、护目镜、消毒物资等五六大品类。
货源信息有了,接下来就是鉴定物资是否合乎标准,这是志愿者曹译文的强项。她是一名在线教育从业者,自学了医疗物资鉴定。一个星期里,她总共才睡了不到二十个小时,其中很大一块工作内容在于参与编写“鉴定手册”和“打假清单”。
志愿者编写的鉴定手册。
记者看到,这两份小手册可谓“干货满满”。其中,“鉴定手册”里单单词条目录就达50多条,所有医疗物资列出了“中国标准”“美国标准”和“欧洲标准”。“打假清单”运用图解形式,详细列出了多个国家生产的假冒口罩品名及产地。
“请读认捐群规则!”爱心人士通过扫码进入认捐群后,马上会收到群组志愿者编写的一份500字群规则说明,里面包含六条信息,详细说明了认捐的操作过程。
1月31日,“94箱PDI含醇手部消毒湿巾”认捐小群成立,苍南网友余初晋、瑞安农行工作人员、平阳县心连心公益联合会代表等扫码入群。阅读完认捐规则,志愿者开始发起96872元筹款接龙,通过一轮接力,认捐完成。紫苏将小群名字前缀从“【待认捐】”依次改为“【待发货】”“【物流中】”“【待分发】”。
国外发货,物流难度可想而知,但周帅不怕。他旅居欧洲十多年,长期从事国际物流贸易,对其中环节早已熟稔于心。他编写了一本“作战秘籍”叫做物流手册,里面详细列举了航班信息、空运站点地址、空运提单填写说明、国内多个口岸海关联系人联系方式及抵温后续手续。其他志愿者对照这本手册进行操作,物资能很快地运到国内。
在城市新阅读,志愿者们正在分发物资。
“新阅读站主要归集非指定类捐赠物资,包括口罩、护目镜、体温枪……”“南汇城市新阅读”是张潇负责运营的一处文化交流场所,疫情期间,辖区政府部门特别批准作为爱心物资的存放地。为此,张潇特别编制了“[驰援温州]新阅读站物资分配方案”。如何分发,打开这份文档,站点归集物资品类、来源,分配方式、分配原则、分发计划等一目了然。
截至目前,驰援温州行动共组织捐赠45次,累计捐赠421人,捐赠医疗防护物资42.7万件,累计送出爱心餐3.3万份,价值425.7万元,同时,帮助协调落地物资价值超过5000万元。其中物资鉴定标准、物流标准等还成为指导温州市各基层站点,非医疗专业机构人士进行物资捐赠、物资调配的一个参照范本。
开动“头脑风暴”,语音会议解难题
“怎么分辨已经在其他爱心机构领到所需物资的单位?”2月1日,分发完一天物资的张潇回到住处,在行动小组例行语音会议上诉苦。群里,各个小组的组长都在出主意,有的建议发放前进行问卷调查,有的建议签署保证书等。半个小时头脑风暴后,一个新的小组建立起来。
“瑞安情报小组”里不仅有张潇,还有一名当地商会工作人员、一名义工队志愿者、一名街道乡镇干部及一名团市委工作人员。他们常常互相通报手里掌握的申领物资机构名单,这样就避免了重复申领的问题。这样的情报小组,张潇建立了12个,遍布温州市所有下辖县市区。
物流组也曾遇到不少难题。春节前夕,在泰国的温州华侨得知家乡有难,纷纷走上街头寻找医用物资,最终采购到1000幅护目镜。原本打算走航空托运,但航空公司物流爆仓,这让泰国浙江商会会长、泰国温州商会名誉会长祁晓云犯了难。得到这个消息后,物流组胡琪曼打开了群通话,邀请物流组骨干一起协商。通过多方打听,大家得知1月31日下午有个海外旅行团要从泰国飞回温州。来不及多想,胡琪曼立刻联系到相关旅游公司请求协助。最终,这些爱心物资由几十名游客人手一件,“人肉”背回了温州。
志愿者联系泰国旅行团“人肉”带货将爱心物资运送回国。
早在行动之初,为了解决捐赠信息公开难题,倪考梦、张潇和几位核心行动成员就通过线上会议讨论设立了“见证组”。这个组只有三个人,擅长记账的网友“Ada”、温州市委政研室干部姜予舟及瓯江学院讲师胡兴杰。姜予舟和胡兴杰负责全程截图文字记录从志愿者发起认捐到分发组分发物资过程,“Ada”负责汇总捐赠数据和捐赠记录并实时上传。同时,各个小组分别记账,最终通过“对账”,保证数据可信透明。
针对发放的物资很多受捐单位不懂如何正确使用的问题,行动小组语音会议讨论决定,让宣传组出一个物资正确使用指南科普漫画,帮助大家了解使用方法。同时为了提振士气,每完成一笔捐赠,宣传组志愿者都会挨个群组通知,帮助大家树立信心。
志愿者们制作的战“疫”宣传漫画。
此外,为了实时掌握疫情发展,调研组的志愿者吴杰作为一名数据专家,每天都会制作疫情大数据分析图,供决策参考。还有在北京生活工作的温州籍科技专家为他们提供了人工智能社群助手,帮助他们在庞大的线上社区里配置了机器人志愿者,从而形成微信社群、机器人助手、在线协作文档三位一体的人机协同的管理体系,大大提高了动员组织的效率。
随着全国疫情形势发展,许多地区企业开始复工,目前“驰援温州行动”进入了下一个阶段,物资援助已经不再是重点,助推地方疫后建设成为重心。2月6日起,心理关怀、法律援助、产业复兴、守护天使、以读攻毒和战“疫”纪实等小组陆续建立,开始为疫情中遭受痛苦和损失的个人和组织提供提供线上咨询和援助服务。
“温州是世界温州人共同的家园”,这是“驰援温州行动”网文里的第一句话,它曾引起众多海外内温州人共鸣,并积极参与到行动中来,成为支持政府战“疫”的民间力量。对于志愿者来说,疫情还未结束,行动还在继续,他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他们相信,政民携手一定能共克时艰,战胜病魔。
附:一图了解温州战“疫”天团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戴谦、王丽玮、祝舒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