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泰和
听见你我心中的声音
谢谢您的关注!“泰和风”将陆续推出《主播带您听泰和》栏目,让泰和县融媒体中心的美女帅哥主播为身在天南地北的您,带来家乡最亲切美好的声音!
童年·煮饭
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出生的。在农村,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和煮饭是分不开的。
上小学四年级我就开始煮饭了。那个年代,没有电饭锅,煮饭全在灶台上的一口大锅里进行。煮饭的工序繁复:洗锅,加水,量米,下锅,烧火,捞饭,蒸饭,都必须按部就班,认真仔细。
Summer
Sunshine
印象中,烧火是一件麻烦事儿。春天里,雨水多,柴火受了潮,不容易点燃。于是找来些干松叶引燃。松叶是专门备着引火用的,不能大把用,所以,只要柴火冒出几星火花,就得趴在灶膛口,对着使劲吹气。不一会儿,烟尘四起,不小心就呛着了,还碰了一鼻子柴灰,只好忙乱地揉搓一阵。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火终于燃起来了,可一张脸已变得黑不溜秋,身上也黑一道灰一道,活像个拉煤的。
最难把握的是捞饭的时机。米刚刚煮透,锅里会冒出一嘟噜一嘟噜细密的气泡,我们称之为米花。锅里开满米花的时候,就得及时把饭捞起来蒸;待米花消失了再捞就晚了,饭已经煮糊了,蒸不熟的。
蒸饭的工具是个桶状的东西——甑,约50厘米高。那时,家中人口众多,早上要煮好一家人整天的饭,这家伙算是派上大用场了。捞饭前,甑放在灶台上。灶台差不多齐着我的肩膀,于是就得在灶台边摆上一张小竹凳,以弥补个头的不足。捞饭了,我站上小竹凳,手举着笊篱(竹子做的捞饭工具),小心翼翼地将饭捞起,滤干,然后踮起脚尖,倒进甑里。一双细小的胳膊,举着沉甸甸的一笊篱饭,哪能支撑得住,忽而左倾,忽而右撇,身子跟着不停地扭动,跳舞似的。有时一失手,笊篱翻了个个儿,扣在了锅里,“啪”的一声,溅了一身汤水,烫疼了手脸,却顾不上抚摩,含着泪又赶紧举起笊篱……
捞完饭,走下凳子,把饭汤舀进泔水桶里。然后,又站上小竹凳,使出浑身气力,将怀里的一大甑饭,沿着锅边晃悠晃悠地移入锅里去蒸。
蒸饭也有学问。甑底加上少量水,用长长的竹筷在饭里垂直戳几个小小的气孔,让热气往上透,这样,饭容易蒸熟。要是贪了玩,饭煮糊了,错过了捞饭的时机,就得多费柴火,多费时间,但多半还是蒸不熟的。
小时候,大家没有不贪玩的。煮了生饭,往往延误了上学时间。尽管这样,仍须等着大人们回来收拾残局,到时,少不了要挨一顿“竹笋炒肉”。权宜之计,就是待他们一进门,赶紧开溜,顾不上洗脸、吃饭,背起书包急匆匆赶到学校,苦着那张黑不溜秋的脸,规规矩矩地到教室后边罚站去了。
作者简介
彭理作,泰和县第二实验小学语文教师,从教二十余年,喜爱文学与阅读,喜欢随性练笔,立足教学与生活,有感而发,偶有拙作见诸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