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散文 | 紫瑶山下的美丽契约

2019-09-02 10:19  阅读:212 

都说紫瑶山是座灵山,不说西晋王子瑶设坛炼丹,羽化成仙的一段前尘往事,单是“匡山书院”就足以让每一个了解书院历史的文化人高山仰止,不能直视。

紫瑶山麓的“匡山书院”,是苑前书院村人罗韬在后唐长兴年间坚辞端明殿大学士,返乡归隐,潜心教学而创办的中国第一座由皇帝颁旨表彰的书院。一经创立就成为了中国文化坐标上的一个重要原点,中国民办教育的兴起、江右学派的产生乃至理学思想的形成均发端于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匡山书院不止是苑前的一张文化名片,更是整个吉安的荣耀。

无疑,这是一座有文化的村庄。在冬日的暖阳里,书院村青墙依旧,碧瓦犹存。穿过新落成的“丹四箴”牌坊,踏上青石铺就的小桥,我看到了不同的碑石题刻,牌铭匾额,一律用仿古窗棂装裱着罗韬生平简介,书牌拓片和罗氏家训。不知道是不是远离闹市,我只觉得一种文化的味道浓浓地浸来。停住脚步,还真是听到了一阵阵忽高忽低的读书声。

历经千年,书院村,这座有文化的村庄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如何挖掘文化底蕴,让“文章华萃,诗礼传家”的家训发扬光大?苑前镇与古村签订的“美丽契约”如何履约?

               古村之诺

徜徉在书院村,除了广场是新的,什么都是旧的,但不是苍凉的旧,难得的是在拆旧建新的潮流下,苑前镇还能留下这么一片古建群,数十栋赣派明清古建筑完整地、直喇喇地竖立着,古巷、古宅、古桥、古井、古书院、古牌坊、古戏台、古祠堂等一应俱全,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古思、古幽、古韵、古脉。每一栋建筑既各具特色,又风格统一。以罗氏大宗祠为中心,古祠堂周边的古建筑坐落在千亩平川的田园中间,与周边稻田一起,形同一张大网上的蜘蛛,难怪罗氏祠堂被誉为“喜蛛堂”,其寓意当然是四通八达,联络天下。年初,获悉书院村被苑前镇列为美丽乡村建设点,我就隐隐有些担忧,太多的建设都留下了美丽的遗憾,书院村会是吗?今天看来,还好,古村没有拆掉一幢老屋,先前看似破旧不堪的老房子,都被巧妙地修复了。譬如那沉重的实木大门,门扉缺失了一小块,虽然有点小遗憾,好在,没有换掉,因为岁月久远的美丽都是有留有缺憾的,谁又能怀疑他们的厚重?走近他们,仍能从那一扇扇窗扉和立柱上触摸到一段美丽的故事。从青砖堆砌的排水沟走过,齐齐整整的青砖排沟,令人清爽无比,看来“青砖黑瓦清水墙,青石巷道青水沟”,这会是书院村古建筑的基本色彩。那一刻我对苑前镇心生敬意,至少他们没有听凭岁月对古村的姿肆而无动于衷,也没有用现代水泥一粉一抹了事。所以,斑驳的马头墙以及墙下的青砖排沟,似乎也被熏染得比别处的沉稳许多。所谓修旧如旧,便是如此了。这样也好,既修复了古村又保持了村庄的旧貌,让后人在寻寻觅觅中得以窥微村落的历史,理清村庄的脉络。罗家祠堂是古村布局中最核心的建筑,今天,有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方四圆的大门一字排开,显然,既起疏通人流的功用,又寓意着广纳五洲子孙的含义。入得祠堂,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厅墙壁上“忠孝廉节”四个大字,虽年代久远,字形笔路斑驳,却被“精心”保持着旧貌,字神、字韵就愈见精神,更具穿透力了。这四字相传是南宋宰相文天祥的遗墨,他也是匡山子弟,少时曾就读于苑前“曲江亭”。至今,紫瑶山下,仍留有文天祥的读书石。书院村以此作为罗家家训,意在教育子孙后代,不管为官为民都要廉洁奉公,忠孝仁爱。

如今的书院村,除了皇帝敕封,赵凤书写的“匡山书院”的牌匾,再难以找到书塾的痕迹。但是,从里面依然传来了朗朗读书声,这是书院村小的孩子们正在诵读唐诗。其实,自匡山书院创建后越千年,启罗韬先生遗志,苑前全镇私塾书院林立,书声朗朗响彻青砖黛瓦。除受惠于山水灵气陶冶和深厚历史文化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得益于家族对教书读书的执着追求,“文章华萃,诗礼传家”既是家训又是族训,启迪一代又一代的苑前子孙,厚德载物,耕读传家。苑前镇的干部告诉我,苑前镇与古村有一个约定,他们正在申请立项,如果顺利,会在匡山书院原址上一比一复原“匡山书院”,当然也包括孔圣殿、五经阁、学宫等实体建筑,后学云从的盛况将伴着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穿越时空,骤起遥想。“人之初,性本善……”。

水桥之约

紫瑶山是灵山,也是福山,如何将山泉水引入书院村,让千家万户喝上卫生水,真正享福山之福,这是苑前镇党委政府对书院村的承诺。然而,对书院村的老人们来说,这事他们不能想,也不敢想:祖祖辈辈在泥土活着、活下去,并以泥土为生,这是毫无悬念的生生宿命。至于引山泉水,这个工程过于浩大,大得他们真的不敢想。当苑前镇运来引水材料时,理事长说,他们当时有点懵,不知道材料运来是干什么用的。

可是苑前镇做到了。他们充分利用紫瑶山的地势、地形特点,根据自然落差,建立引水渠和排水沟。引水渠主渠落差70多米,渠口与山泉眼相通。地形自然落差的科学利用,使山泉自然引入渠中,并将古村大大小小的几十口池塘连通起来,形成一个活的水系,再将山泉水引入村庄的家家户户,成为不用自来水设备,不用泵房的“自来水”,当山水、雨水流入排水沟达到一定高度时,村内几十口水塘就像一个个天然蓄水池,将涌入沟里的水源源不断地接纳入怀,而当水沟底涵档板抽开,塘内多余的水又会迅速流入排水沟,排入到洞口水库的支渠中去,用以灌溉庄稼,让水塘保持原来的模样。这时,水塘又成了一个天然的雨量调节器。这是一个多么不可思议的创举,为了省钱,在省里规划设计小农水工程中,罗大浩书记几经辗转找到负责设计的设计师,“灌输”引水理念,恳请修改原有的设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设计师破天荒修改了设计,才有了如今的神奇效果。至于桥,那也是一个美丽的约定。无桥不风雅,无水不灵动,书院广场既然有罗韬先生的“丹四箴”牌坊,有罗氏家训,有健身器材,就理所应当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电光石火之间,一座江南的青石桥便浮现了出来:“丹四箴”牌坊正对着水渠的大涵洞,在这涵洞之上不正可以建一座桥吗?

为了让涵洞坚固耐用,除埋涵管外,设计还采用了矩形断面,砖石砌垒,沟顶则采用拱形,也用砖石垒盖,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沟顶的支撑力,主沟断面的宽度和长度正好就是桥的宽度和长度,石板和栏杆只不过是桥的装饰,用了不到一万元钱。今天看来,这座“桥”对于书院广场简直是点晴之笔,站在桥上凭栏远眺,紫瑶山秀丽如屏,风景独好。而桥下流水潺潺,再配上石牌坊、老祠堂,一片青砖黛瓦的古建群,怎么看都有小桥流人家的风韵。

据说完工之后,县老年艺术团来书院村演出,给书院广场“暖场”,他们自编自导了说唱节目,题目就叫“高山引来放心水,万众喝上幸福泉”!

更多的时候,人们不知道这座桥与紫瑶山的山泉水有这么一个美丽约定。可是紫瑶山知道,桥知道,这座有文化的村庄知道。“村为人居”,宜居就要看村庄的“内在肌理”以及老百姓生活的舒适度、满意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桥与水的和谐之约是不是也暗示着一种尊重自然的精神,一种因地制宜的智慧,一种长远规划的理念,一种爱民为民的情怀!

一片叶子的承诺

曾经在一个媒体上看过烟花的照片,粉红的花蕊由碧青碧青的烟叶衬托着,极为娇美袅娜。想想看啊,一望无垠的烟草地里,一片片的烟花如彤云般盛开,想想普罗斯旺的熏衣草,想想井冈山的百里杜鹃,如果,如果烟花也似这般铺天盖地的怒放----该是多么美的景致!可是,我从来没有看过大片烟花盛开的场景。曾经,打电话给镇里,想约几位文友去拍照,回答都是花摘了。当然,越是如此越撩拨得心往。原谅文青们的心之想,心之盼吧。后来,我才知道,在苑前镇,对于烟草产业而言:烟草只要打了花苞就要被烟农摘掉,唯有弃花,才能保证烟叶的硕大和丰产。采花季节是烟农最为忙碌的时期,镇干部,他们都要到所帮扶的烟农家中帮忙摘花,忙忙碌碌中,谁还会留意和欣赏烟花的娇美?

其实,苑前是不产烟叶的,翻开老乡志,从头至尾根本没有找到一丁点有关烟叶种植的记载,这片叶子,飘然而至,那也是一个约定,一份沉甸甸的承诺:有了好产业才能富民啊!如今,这片叶子真的成了苑前镇名符其实的“黄金叶”。今天的苑前,烟叶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从引进到规模化种植再到成为省烟草公司的烟叶基地,苑前镇走了10年,基本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订单农业、产业农业的跨越。不是吗,群众得实惠是硬道理!

今天的罗家大祠堂沸腾到了极点,县里“田教授”讲师团在苑前开班啦!今天开讲的是“烟苗移栽技术”,百年老祠堂派上了新用场。那些烟农们显然刚从田里洗脚上岸,个个穿着高筒雨靴,他们安静地听着课,如同在学堂书院。今天,他们是一群如饥似渴的学子!而祠堂的天井,有一缕阳光不慌不忙钻进来,把一幅蜘蛛的八卦图打得一片灿烂,略显昏暗的祠堂顿时明亮起来。此时,祠堂外有极轻的脚步声,穿过时空隧道,我仿佛看见了罗韬先生手持书稿,沿着匡山书院旁露湿草长的小路缓缓走来……




作者:刘晓雪

13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