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鸣荒(医务工作者)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对破除“唯SCI”提出了具体的要求。SCI本身没有问题,在推动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在我国,不论是评价大学、医院,或是评审学科、项目,还是评估人才、业绩,都太倚重SCI了,缺乏行业或专业特点的考核指标。两部门发文,让大家看到了政府治理“SCI至上”的决心,更期待有成效出现。
由于过分追求SCI,大量异化的SCI论文像恶性肿瘤细胞一样四处扩散、转移,侵害各个行业。在医学领域,由于不少研究结果“看不见、摸不着”,是“恶性SCI瘤”的高发区。因此,医院怎么办,医务人员怎么办,更需要关注。
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搞研究发论文,固然重要,但初衷和目的应当是为了更好地治病救人。医院排名,更应倚重诊疗效果、临床贡献,而非SCI,医院更不应该是产生假论文的高地。还要看到,为了发表SCI论文,有的医生追求低水平、重复性研究,导致创新激情、创新思维缺乏。在临床,有多少中国创制的大型医疗设备、新药?近些年有一些,但所占比例还太低。在所有医院当中,高校的附属医院尤应引起高度关注。附属医院由大学管理,需执行大学制订的政策和规划,由于缺乏科学的分类管理和精准施策,附属医院往往受“SCI至上”影响较大。附属医院的业务、医务人员的考核到底由大学还是卫生部门说了算?希望国家尽快出台顶层设计。
笔者认为,破除“SCI至上”后,对医务人员的考核至少应考虑以下几方面:临床工作量,应包含初诊、复诊及危难重症病人的诊治量、手术量等;诊治效果,所收治患者的预后或随访情况;临床研究的比重,不反对医务人员开展基础研究,但必须有一定量的临床研究,如晋升主任医师应有主持的临床研究项目和一定量的临床研究论文;研究/论文质量,做好研究数据的备案,必要时进行检查或随机抽查,可引入第三方评估;鼓励创新,尤其是对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创新应予加分,对已临床推广并产生临床效果的创新予以重点扶持。
建议卫生健康委联合教育部等部门,结合“治病救人”的宗旨和临床医学的特点,制订或指导高校制定医院和医务人员的精准评价体系和考核指标,坚定地推动临床医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