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义赏》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讲的就是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有序利用自然资源。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和文化传统,倡导天人合一,主张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作为唯一兼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试点的省份,江西应如何建设高品质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支撑作用应如何发挥?
乐安县金竹畲族乡大通梯田。
一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在乌梁素海,从昔日芦苇泛滥、黄藻密布到如今水清鱼跃、水鸟成群,“塞外明珠”变身生态福地;在江苏南通五山地区,有序关停散乱污企业,修复腾出岸线,昔日“工业锈带”变身为“休闲绿带”;在江西寻乌,昔日寸草不生的“矿山荒漠”经过科学治理,变成了绿意盎然的“生态绿洲”。点滴变化见证了美丽中国建设迈出的重大步伐。
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经过全党全社会的顽强努力,祖国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数据最有说服力。新时代以来,全国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57%,全国城市重污染天数比例首次下降到1%以内。今天,我国不仅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更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系统,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和在建核电规模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
生态环境保护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美景永驻,长江大保护让“一江碧水向东流”,塞罕坝等实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绿色答卷”。
鄱阳湖候鸟翩跹。
二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近年来,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提出的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殷殷嘱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演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
江西生态环境秀美,是我国唯一兼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试点的省份。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形成绿色生态这一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
高效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基本建立。全面建立省市县三级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体系,在全国首创省人民政府向省人代会报告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制度。
出台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大气污染防治、河湖林长制、生活垃圾管理、候鸟保护等一批地方性法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生态司法、绿色金融创新等特色改革在全国形成样板。
高水平绿色发展格局初步形成。2022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国前列,GDP总量排位前移至第15位,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26%、40.5%,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万亿元,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跃居全国第4位。在全国率先出台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开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试点省建设,绿色发展指数连续9年居中部地区第1位。
高品质生态环境系统呈现。全面建立区域流域相结合、全要素监管的五级河湖长制,构建覆盖全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以上、保持全国第2,国家林长制考核列全国第一,空气优良天数、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稳步提升,长江干流江西段连续5年、赣江干流连续2年达到II类水质,“江豚微笑”“万鸟齐翔”成为美丽江西的生动名片。
高标准生态品牌更加出彩。“绿色发展”靖安模式、赣南产业扶贫模式得到国家领导人点赞,赣州生态文明建设、上饶林长制、萍乡产业转型升级、景德镇“城市双修”、宜春河湖长制、全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绿色金融改革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涌现出余江宅基地改革、寻乌废弃矿山修复、新余“生态循环农业”、鹰潭垃圾第三方治理、吉安“生态养殖”、资溪“生态资源转化”、宜黄“河权改革”等一批典型经验和特色模式,美丽江西的成色不断提升。
如今,一幅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大美图景正在赣鄱大地徐徐铺展,不断擦亮绿色发展的鲜明底色,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上饶信州区沙溪镇秀美风光。
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
继续擦亮绿色生态这一金字招牌,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省委全会关于“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部署要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切实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取得更大成效。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深入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攻坚行动,实施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源头治理,规范化工园区建设和管理,推动污染治理向乡镇、农村延伸。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治理,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深化矿山生态治理,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坚持以“双碳”工作为引领,努力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上作出更好示范。
大力实施产业升级战略,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积极稳妥推进“双碳”行动,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好“碳达峰十大行动”,加快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和用地结构。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全面拓宽价值实现路径,努力在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上开辟更优路径。
建立健全核算评估标准,加快建成全省统一的GEP核算平台,打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础。用足用好生态资源这一重要生产要素,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绿色经济体系。
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促进生态产品可交易、可变现。深入推进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全面拓宽生态产品投融资渠道,持续强化金融资本赋能。
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未来发展,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
当更多“民间河长”“生态卫士”投身环保事业,当少用一张纸、少耗一度电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当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江西绿色生态的金字招牌必将成色更足、底色更亮,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动能必将更加澎湃。
(作者系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院综合经济研究室负责人)
来源:当代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