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必读!如何领会“两个结合”的科学逻辑?

2022-11-18 08:49  阅读:6672 

【 二十大报告精要研读 】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逻辑意蕴,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鲜明特质,强调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双向互动”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如何准确把握“两个结合”的科学逻辑?推荐阅读《人民论坛》最新文章。来源 | 《人民论坛》杂志及人民论坛网(rmltwz)

转载请注明来源

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具有互补性与契合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具有互补性。诞生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与中华文明紧密结合、在中华大地上绽放勃勃生机,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能够立足于共同发展的需要而实现互补。

第一,马克思主义极大激发了中华文明的活力。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为中华文明提供正确科学的方向指引。近代中国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绵延五千多年的灿烂中华文明被冠上腐朽落后的名号而遭到批判否定。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在资本主义、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等种种理论学说皆以失败告终后,先进的、不屈的中国人民经过反复比较、推求,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救民的理论指引和始终不渝的志向。马克思主义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指明了无产阶级推翻剥削压迫的斗争道路,并且在与中华文明相融通、与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基础上,以科学的理论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带来正确指引。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为中华文明提供与时俱进的动力保障。毛泽东同志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资本主义使西方国家率先开启现代化进程,并以其自身的掠夺性不断对外扩张,对当时的中华文明进行了疯狂的剥削掠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诞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却又批判且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思想理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中华文明,打通了古老的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通道,并以其自身的开放性和发展性推动中华文明在自我革命的过程中不断向前探索,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二,中华文明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一方面,作为外来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要想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繁荣兴盛,就必须融入中国的历史文化和话语体系,让中国人民能够充分理解、掌握和运用,否则只会沦为“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或“死的马克思主义”。中华文明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孕育着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和共同的文化基因,能够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精神和中国特色,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备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强大的前进动力。另一方面,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蕴含着大量经世致用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具有契合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相结合既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与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需要,也是二者在价值追求、实践方法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使然。

在价值追求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诸多契合之处为二者结合带来了可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思想,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从社会理想上看,马克思主义追求全人类的解放,力图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自由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与中华文明自古以来所提倡向往的“天下为公”“大同社会”不谋而合。从根本立场上看,马克思主义坚守人民立场,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反对资本主义的剥削,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与中华文明所强调的“以民为本”“保民富民”等思想异曲同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看,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不可分离、和谐发展,这与中华文明蕴含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生态理念相统一。

在实践方法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相契相通是二者结合的重要基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皆有着高度的开放性与包容性。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吸收人类全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并且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中华文明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秉持“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等理念,从而保持生机与活力。同时,二者皆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重视以实践改变世界;中华文明强调“知行合一”“经世致用”,注重实践、崇尚实践。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结合正是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在“双向互动”中展现新形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结合从来不是单向度的,也不是两个概念的简单组合,而是立足现实需要和二者自身发展的“双向互动”。在这一互动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强调对于中华文化血脉的把握和中国现实国情的考察,在与中华文明的互动中汲取营养、获得发展,在分析中国的具体问题中灵活运用、不断创新;中华文明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从古老走向现代,摈弃了自身的糟粕,根据时代要求不断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二者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解决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问题。

历史逻辑:“双向互动”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

★ 毛泽东思想开创了“双向互动”的先进典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也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双向互动”的典范。

一方面,毛泽东思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活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具体问题、指导中华文明传承发展。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这一真理贯穿毛泽东思想的全部内容。同时,毛泽东同志已经将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传承发展中华文明视作一个重要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从这一角度上说,毛泽东思想开创了运用马克思主义批判总结中华历史文化遗产、指导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先河。

另一方面,毛泽东思想强调要传承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毛泽东同志深刻意识到,必须杜绝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空洞抽象的教条主义,而是以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形成符合中国特质的马克思主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中国的具体实践。而所谓的中国特质,就要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明中去寻找。毛泽东同志一方面不断用马克思主义赋予中华文明新的内涵,剔除封建性的糟粕,吸收民主性的精华;另一方面在总结和凝练中华文明核心要义的基础上,发表了《实践论》《矛盾论》等文章,提出了“实事求是”等哲学命题,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和话语表达结合起来。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双向互动”进一步发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时代课题,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从我国发展新要求出发,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进一步推动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双向互动”。

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相结合,以理论创新引领事业发展。这一时期,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中得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结论,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我们党同样注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对外来文明与中华文明日益频繁的交流交融交锋,我们党在提出“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同时,更加强调“一定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以应对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带来的意识形态渗透和思想文化侵蚀。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推动中华文明朝着正确方向传承发展。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揭示中华文明的当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时期,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充分挖掘中华文明的精华,大力建设“既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造性地提出了将中华民族经典的“小康”概念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机结合的“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将传统儒法思想与现代治理理念有机结合的“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治国方略、将“如乐之和,无所不谐”的传统思想与社会主义有机结合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想等一系列重大创新论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双向互动”的时代升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双向互动”的时代升华。

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培根铸魂,尤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在具体实践方面,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通过深入实施乡村文化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等一系列措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不断铸就中华文明新辉煌。

另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入研究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精准提炼中华文明中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并将其巧妙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提出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富裕”“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彰显中华民族鲜明特色的理念,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在“双向互动”中形成强大力量。

实践逻辑:在新征程上持续深入推进“双向互动”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推进“双向互动”的方向保证。持续深入推进“双向互动”的首要问题是方向问题,即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和现实证明,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聚焦到文化领域,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科学性和真理性体现在其正确揭示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观察和解决文化问题、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正确方向。中华文明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就需要通过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批判继承,实现创新创造,进而实现自身现代化。

另一方面,要永葆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新境界。回顾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起来的政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最为深刻透彻,对共产主义信仰也最为坚定执着;同时,中国共产党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的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只有坚持党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双向互动”中的根本领导,马克思主义才能落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才能充分发挥其科学指导作用。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推进“双向互动”的精神支撑。持续深入推进“双向互动”的重要问题是归属问题,即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华文明的特质和形态,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提供思想智慧。溯源是发展的前提。新征程上,要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并且将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阐释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从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深厚土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另一方面,要警惕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的消极影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守正创新,不仅要了解何谓本来、不忘本来,还要在此基础上落脚现在、吸收外来,才能有所创新、开创未来;不仅要充分运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更加完整准确地讲述中国历史、解读中华文明,还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革命性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活力。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立足现实、扎根实践是推进“双向互动”的重要导向。一方面,要立足中国现实,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面对新征程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新变化、世纪疫情的新变量,要牢牢坚持“人民性”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汇聚马克思主义者与中华文明传承者的共同努力,从全局性进行谋划、整体性进行思考,在紧紧围绕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同时,看到各种矛盾的具体表现,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等,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回答“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另一方面,要坚持自信自立,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当今世界,人类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更加普遍与迅捷。对此,我们既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也要向世界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既要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也要坚持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选自 |《人民论坛》杂志10月下

106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